压缩天然气(Compressed Natural Gas简称CNG)属于国家目前重点推广的清洁能源产品之一,同时推广CNG双燃料车是我国大城市改善环境污染、调整能源结构的一大举措。近日全国很多城市都掀起了“油改气”的热潮,北京也不例外。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,北京共有6.7万辆出租车,但代用燃料尤其是双燃料车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。即使油价疯涨,北京的大部分双燃料出租车仍然在烧油,因为的哥们在使用CNG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。
记者在采访已经油改气的的哥小黄时,一说起油价他就直摇头:“为啥要油改气?省钱呗。现在油价涨得太快,虽说国家有补助,但还是能省就省吧,毕竟我们出租车挣的都是辛苦钱,不容易啊!”小黄接着给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:他的桑塔纳出租车,每天在市区要跑四五百公里,现在这种热天,开着空调,100公里耗油10升左右,93#汽油涨至6.20元/升,这一天下来光油钱就得二百七八十元左右。改烧燃气后,耗气量和燃油差不多,但燃气现在是每升2.35元,这样一算,光燃料一天能节省100元甚至更多,节约了近一半的成本。对出租车司机来说,省钱才是硬道理。此外,CNG双燃料车的环保效果非常明显。据专家分析,汽车尾气污染中,用燃气汽车可使排放的尾气不含硫化物和铅,同时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减少60%,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减少70%,一氧化氮的排放量减少80%,噪声污染与汽油车、柴油车相比也要小得多。
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出租车司机发现,许多司机对油改气还是不甚了解,并且自己一直使用的是汽油,甚至有些司机都没见过“油改气”出租车。王司机说,据他了解,现在北京油改气的出租车只有桑塔纳,他们刚出厂就是双燃料车,既可加油又可加气,但数量很少,不容易见到。高司机说,在海淀区、朝阳区很少见到油改气出租车,在石景山那边还相对多一些。我们不禁要问,是什么阻碍了北京油改气出租车的推广呢?
记者来到某一加气站,几十、上百辆燃气出租车排成长龙等待加气的壮观场面令人叹为观止。“综合算下来,赚了还是赔了,不好说。”一位出租车司机说道:“现在油改气出租车,一般一天要加2~3次气,等候时间至少3个小时,损失了宝贵的营业时间。”一些出租车司机说,现在北京加气站太少,而且只能到大的加气站才给加气,为加气多跑路等于增加经营成本,不划算。一位司机风趣地说:“想说爱它也不容易啊!”记者走访了公交五路CNG加气站,发现他们也只是给公交加气,在那工作的一位师傅说道:“我们不给出租车加气,也没听过有出租车加气站。”
燃气专业的人介绍,加气站建设中需要协调的环节太多,建设审批程序严格,这一直是制约我国燃气汽车发展的一个难题。资金的缺口较大、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、安全要求苛刻,这一切都束缚了加气站的发展。北京早在2004年就有过大批的燃气出租车,有资料显示,当年8~10月份,由于供需紧张,短短两个月内天然气的批发价格就从每吨3450元狂飙到4900元,当时油气间的价格差别细微,加气站不敢把价格上调过高,一半以上的加气站因为亏本经营被迫关门歇业。
气体的燃料体积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低,所以加气的车往往行驶里程较短,正因为这样,加气站和供应网络的建设确实很重要。只有基础设施、网络合理布局,才能进一步推广CNG双燃料车的发展;配套的措施和建设跟得上,才可能正真的保证大家对油改气的信心。
一位司机说:“湖州都免费改装,政府还对燃气企业给予每辆车2000元左右的补贴,而北京就没有这样的政策。”雪铁龙车主方先生表示,希望政府鼓励车主油改气,降低改装的费用,多开设几家加气站满足日渐增长的燃气汽车加气需要。
针对此,业内人士提出,天然气作为新兴行业,政府的相关法规与政策明显滞后,亟须跟进。
现有法律和法规对油改气的认可也比较模糊,缺乏清晰的界定。我国《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法》第十六条明确规定,“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、构造或者特征”属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。虽然有关部门对油改气表示支持和鼓励,但部门规章文件不能代替并凌驾于法律之上,因此法律条文的明确是油改气顺利推广的根本保障。换句话说,油改气目前还缺乏政策上的支持。
有关专家呼吁,要尽快统一现有车辆的改装标准,要制定最适合本地真实的情况的改装标准,统一发布,将其上升到法定标准,完善相关的法律环境,对车辆改装、加气站的建设和管理、新型车辆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等环节建立严格的日常监督管理体系。
在政策支持油改气的前提下,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配套政策保障气源、稳定气价,普及加气点、规范改装点,确保改装车辆安全性,完全解决油改气车辆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。这是出租车司机共同的期望。
出租车司机所指的麻烦,不单单是指加气难,记者听到很多出租车司机抱怨:“虽然改装后的双燃料车用燃气比用燃油经济,但是由于用燃气车的动力性不足、维修成本高、发生故障理赔难等原因,装在行李箱内的CNG罐早就成摆设了。”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,目前油改气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现实障碍:一是有的出租车公司对改装后的车辆不认可,将来车辆到期置换的时候公司可能拒绝回收;二是改装后车辆的核心部分被改变,若发生事故,保险公司可能以“私自改装”为由拒绝赔付。
油改气的安全系数与气瓶、气阀等组件的质量紧密相关,虽然政府部门对改装厂的监控也很严,但不排除有鱼目混珠的现象存在。所以车辆改装一定要到有资质的厂家,在配件选择上也要睁大眼睛,防止不法商家以次充好。凡油改气后的车,需要到有关部门对气瓶作按时进行检查,否则加气站将不予加气;还必须补买一个“附加设备险”,否则一旦汽车出现危险,保险公司将不会赔付增加的这部分设备的损失;如果是因为增加的供气系统引发的事故,保险公司也不会赔付相关损失。